English

“中国人”的三个境界

1998-04-0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本文作者杜维明为美籍华裔学者。

以前我总觉得能够把作中国人的意识灌输到子女的身上即代表着庄严的意义,因为只要他们肯把自己当中国人看就不错了,但是现在我的观念改变了。如果子女们并不了解什么叫“中国人”,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自动地选择作中国人?

我有机会结识了几位年轻的美籍华人。蕾克利芙是哲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她坚决反对父母们把“作中国人的观念”不经分析,不经诱导地灌输给子女。她说: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则亲自证明作中国人的长处,强迫性的压制,只会带来各种类型的心理变态。

是的,我们如何让子女们相信中国是礼仪之邦而在自己的行为中处处表现出尖酸泼辣的样子;我们如何让子女们了解中国人对友谊的珍重,而在自己言谈中专门中伤亲朋?我们如何告诉子女们中国人有勤俭的美德,而自己一有空闲时就强邀搭子作竹城之战?

也许我们自己作中国人是习惯使然,因而也就从未反省过作中国人的意义所在,这是我们的“福气”。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在美国生长的中国子女,也不经过反省与追究,就享有这份福气。他们如果想要作中国人,必须接受考验,必须经过自觉的奋斗,必须依靠有意识的抉择,因为他们的“中国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进一层来看,难道我们的语文、口味,嗜好,想法都已打上了中国的烙印,因此我们的举止也就是中国人应有的举止吗?我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多住了几年,因此我们就拥有中国味的保单吗?

也许我们应该分辨三种不同层次的中国人:一、自然生命的中国人,二、社会习俗的中国人,三、文化意识的中国人。只要有中国血统的人都符合第一类。会搓麻将,懂得欣赏京剧,能够陶醉在剑侠小说里的可以算是第二类。但是只有经过自觉的反省而能够把中国的文化价值内化的人,才有资格达到第三类的境界。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